close

跟很多人一樣,我對於湊佳苗的認識也是從《告白》開始。

《告白》的簡介就吸引人,買回家以後也不令人失望,有些部分還頗令人意外。更重要的是她的文筆簡潔,不拖泥帶水,所以一口氣就讀完了。

告白_小說  圖片來源:博客來

可能很多人沒有看過小說,所以當時《告白》電影版還在台灣引起不小的轟動。的確,裡面的許多劇情還滿像變態的社會案件,這本來就很對台灣人的胃口。不過我並不喜歡電影的拍法,覺得浪費了好多篇幅在營造導演所想要的「風格」,有時候真的很想說「喂!slow motion太多了吧!給我快轉!」之類的。

告白_電影海報  

並不是我對於這樣的電影沒有耐心,而是這跟我想像的拍法完全不同。那種明快的節奏到哪裡去了?我想像中, 《告白》就應該拍成典型雲淡風輕的日本電影,然後在很明亮的教室裡,一個看起來很「正常」的導師,對一班活潑的學生全盤托出,這樣的反差才大啊!如果一開始就把電影往陰沉的方面定調,我覺得無法凸顯出正常底下的那種病態。

不過裡面無論是幾個小演員的演出,還有白目老師岡田將生與護子心切反被咬的木村佳乃媽媽,我覺得都很精彩,甚至到有點讓人想揍他跟戰慄的地步。

《告白》的走紅,也讓湊佳苗的書在台灣總是能很順利地出版,甚至已經有人把她當成一種行銷手段!最近在書店就看到一本書的書衣這樣寫著:「如果這是湊佳苗的新書,絕對會賣20萬本」日本方面,也把她捧成新一代女性作家的代表,影視方面陸續改編了她為數不多的一些作品(人紅了自然就會這樣)!

2009年在日本出版的《贖罪》(中文原著由皇冠於2010年出版),也在2012年改編成了五話的日劇,還請來了電影導演黑澤清擔任編導。演員卡司也很堅強,有前前一代的玉女掌門人小泉今日子,還有現今的森林系掌門人蒼井優,不過一些名氣不這麼高的演員,我覺得表現反而更加出色。

贖罪2  

劇情簡介(劇情簡介與劇照來源:日本偶像劇場

眼看兇手的追捕時效就快到了,是不是因為我們記不起那個男人的樣子,才一直捉不到他?這些年來,這個念頭就像無形的緊箍咒,緊緊地圈住了我們!我們到底該怎麼做,才能夠補償?如果說,我們身上的罪,用四段活著的人生來贖,這樣夠不夠?……

原以為安全的校園裡,發生了一件駭人的命案!身為目擊證人的四個女孩背負了一輩子的內疚,從此步上殊途同歸的悲劇之路。然而,面對無辜死去的小女孩,有罪的是誰?該為此贖罪的又是誰?誰有權利理直氣壯地丟出石頭報復?而為了彌補「還好不是我」的罪惡感,又必須付出多少倖存的人生?

一到四話各是講當年其中一個目擊女孩的故事,她們長大之後如何受到這件事的牽絆,進而對自己的人生做了相當悲劇的選擇。她們在小時候曾經答應死去同學的媽媽要贖罪一輩子,因為她們記不起那個男人的樣子導致抓不到兇手。所以「贖罪」這個命題是從這裡來的。

本劇也是喜歡從多個角色的出發點來說同一件事情,並且做出一番「告白」,而且劇中的各種扭曲絕對不少於《告白》。我實在不太喜歡先看影像作品再回頭去看小說,因為影像化之後,失敗的多,成功的少,壞了胃口以後就很難再讓人拾起看原著的念頭。況且,湊佳苗,怎麼說呢,她的作品格局,好像很難讓我想看第二本。

不過我相信電視劇一定有刪掉一些東西,所以讓「贖罪」變成一條很牽強的線,除了用她們都有病一語帶過以外,實在很難找到她們這麼做的理由,反而讓這齣劇淪為一場人格缺陷的奇觀大展。而且為什麼她們會記不得兇手,但其中一個女孩又對兇手的聲音記得非常清楚?本以為兇手是甚麼她們想要袒護或對他們來說權力很高的人,所以選擇忘記他的臉或不敢揭發他,因為這種東西一定是心因性的理由,但到頭來也不是。純粹以驚嚇過度而忘記兇手的臉來帶過實在很草率,況且四個人都如出一轍也太怪了一點?還是那是一種同儕壓力?總之就是不懂啊(攤手)~~

第一個女孩抗拒長大,沒有戀愛經驗,因此「嫁不對人」;第二個女孩從此對自己自律甚嚴,成為老師以後也對學生很苛刻;第三個女孩從此變成個腐女(或用電影裡的台詞,她就是一隻熊),不打扮不出門也對自己沒有自信;第四個女孩是唯一不屑對死者母親「贖罪」的一個,雖然口裡嚷嚷要過自己的人生,但事實上她的人生卻一直離不開與姐姐比較的命運。

這四個人,幾乎都過得很不幸,身邊都出現了命案。

到了第五話,終於要揭開兇手了,以及兇手殺人的動機。突然之間,冒出了死者母親不為人知的過去。這是我最討厭的一種類型,畢竟人死了→找兇手/揭開謎團,是這類片型的一種機制,所以觀眾的趣味往往是從前面的鋪陳中抽絲剝繭,找到可能的兇手。即便這不是一部推理小說好了,我還是覺得這種手法非常偷懶,反正就當作在寫四個各自獨立的故事,只是勉強用「贖罪」這條線牽著;最後再編一個大結局。從前面幾話,真的看不出母親這個角色的重要性。

境遇  

圖片來源:朝日放送

2011年在日本出版的《境遇》,甚至在同一年就改成了單集的SP,主演的演員松雪泰子與涼,都是實力派女優。雖然看《贖罪》的時候跌了一跤,這部因為有松雪泰子,決定再給改編湊佳苗小說的作品一次機會。

松雪泰子在這部戲裡的角色會讓人想起她在《Mother》裡演的鈴原奈緒,只不過一個在孤兒院長大,一個是被領養;一個的小孩是親生的,一個的小孩是誘拐來的。但是論角色的複雜度,《境遇》實在輸《Mother》很多,反而涼在《境遇》中的角色刻劃得比較好一些。

故事敘述高倉陽子(松雪泰子飾)和相田晴美(涼飾)是一對在孤兒院認識的好友,兩人無話不談,彼此依賴。長大以後,陽子變成了插畫作家,晴美成了約聘的記者。陽子嫁入地方上的政治世家,還生了一個兒子,晴美則是跟上司有過婚外情。陽子用晴美告訴她的遭遇畫成了一本插畫故事書,沒想到成了一本大賣的暢銷書。就在陽子的人生看似一切順遂的時候,她的兒子遭到了誘拐,犯人要的不是錢,而是要陽子「公布真相」。

經過追查之後,發現之前曾跟蹤陽子的一名老婦,很可能是帶走陽子兒子的嫌犯,也發現這個老婦人可能跟陽子的身世有關(神秘老婦又讓我想起《Mother》),為了兒子,陽子願意在電視上說出自己的身世,沒想到,事情並不是她們所理解的那樣......

大概在中間就可以猜到帶走兒子的是誰了,不過一半也是因為這個標題,讓人自然做這個聯想。就算是同樣的出身,人的造化也不盡相同。這就好像出身於同一個家庭,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最後也不同,人在有所比較的時候,也就容易怨天尤人,覺得老天不公。

不過這個結局,還是讓我覺得老天真的對晴美很不公平啊!本來陽子還有嫁入豪門受人歧視的痛苦,可以讓晴美聊以慰藉,但陽子的老公最後跟家裡脫離關係,選擇跟陽子和兒子一起生活,並且獨立參選,這簡直是......一切好事都落入陽子手中了嘛。套句《相棒》裡的台詞,「生活就是迷失於黑暗,但這也是掙扎着走向光明的道路。」只能用這句話來安慰可憐的晴美了。

其實晴美跟《贖罪》第四話的那個女子實在有點相似,都是想要擁有別人人生的人。不過《境遇》讓人在最後看到了一絲溫暖和希望,雖然創意不足,但也算是有了一點變化,不再是「變態人格奇觀」了。


如果有機會,我會選擇看看《贖罪》的原著,但是不會花錢買,借來看看就好。我想知道是不是編劇對這位小姐的原著下了太多毒手。《境遇》的故事太小了,也太容易預料,所以恐怕不會花時間讀。

作為一個有點算是一鳴驚人的新人作家,接下來的路往往是最難走的。湊佳苗能受到如此的注目,算是非常幸運,可是如何不要再複製她的這種多角式觀點,和以扭曲的女性心理為賣點,才是她今後要面對的課題。身為一個作家,她現階段想要說的話是什麼,至今仍然有一些模糊。

要說描寫女性的黑暗面,我不認為她目前所做的超過了桐野夏生。我認為湊佳苗比較擅長描寫「行為」,卻比較無法交代「動機」。她的角色往往是行為很黑暗,但是背後的幽微心理卻很弱。桐野夏生在這方面就比較平衡。但說真的,書架上的《異常》我也需要勇氣才能重讀第二遍。

我看過的日本女性作家不多,但大多給我留下格局很小的印象,或是總是寫些變態扭曲的故事,對日本的社會好像在發出痛苦的哀號與控訴。雖然我們跟日本的社會看似比較接近,但在女性的生活方式方面,我覺得還是有很大的差異,文化上也有很多無法想像跟理解的地方。看過《理由》、《火車》、《無止盡的殺人》以後,宮部美幸似乎是我比較可以接受的女性作家,她的東西比較不會侷限於女性的小世界裡,跟整個社會的問題是息息相關的,不過有時會覺得她對於各種細節太過較真,幾乎像論文的感覺,好像怕寫漏了一樣。

這也許也是我個人的偏好問題,向來就不喜歡所謂的女性文學/女性電影,不過也許有人認為,這樣才更能凸顯女性的處境也說不定?

以後還是期待有女性能寫出更全面更開闊的作品。如果有人發現不錯的女作家,也歡迎分享喔!

 

arrow
arrow

    K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