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月收看的電影偏小眾,除《機密真相》是好萊塢電影外,《登堂入室》和《愛慕》皆是歐洲電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機密真相(Flight)

Flight  圖片來源:開眼電影

這部電影雖然有小小入圍奧斯卡,但顯然就不是電影公司的重點公關片,所以沒有獲得太大的注意。

丹佐‧華盛頓在片中飾演一名民航機機長Whip Whitaker ,某次飛航途中突然碰上飛機故障意外,Whip臨危不亂,憑藉著冷靜的思考和高超的技術,把傷亡減到最低,Whip本人雖受傷不輕,但還是保住了一條性命。事後在調查事故時,卻發現了許多問題,都是圍繞著Whip本人。雖然飛機的機械故障是事實,但Whip本人的酒癮和毒癮卻在調查過程中一一浮現,也為他本人帶來了很大的麻煩。

首先要大讚的是丹佐‧華盛頓的演技,這部片絕對是那種One-man show,沒有丹佐‧華盛頓絕對撐不起來,他的表現絕對值得再給他一座奧斯卡。比起他得獎的《震撼教育》(Training Day),我覺得這個角色詮釋得更深刻,刻鑿的痕跡更低。這次的角色更具複雜性,一個意志力不堅的酒鬼和毒蟲,清醒的時候你會愛他,墮落的時候你會想捏死他。

再來要讚的是緊張無比的飛機失事場面,看了以後著實會有點不敢搭飛機。

劇情方面我覺得還是有點冗長,因為其他的支線不夠精彩甚至有點零碎,光靠獨角戲要撐138分鐘確實有點辛苦。

雖然本片多次出現宗教,但我覺得導演並不是一個傳教士,他對於宗教的呈現反而都有點荒謬。藉由男主角最後的選擇,導演想告訴我們的也許是,人終究是擁有自由意志,要說謊要誠實,要墮落要清醒,終究是一念之間。這部片也是喝酒不開車的最佳宣導片。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像Whip一樣擁有高超的技術(或運氣?),撞到人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,但即使已經像片中傷亡已經減到最低,那種背負著人命的沉重感絕對是揮之不去。而且,世界上究竟有幾個人擁有那樣的技術和運氣?

《登堂入室》(Dans la maison,英譯In the House)

In the house  圖片來源:開眼電影

雖然宣傳搭上希區考克和《後窗》,不過我覺得這個敘述會有點誤導觀眾。無論如何,這是一個精彩的劇本無誤,但是不要期待有甚麼殺人和屍體......

這部電影完全是一個「紙上遊戲」,整個故事完全是繞著一個中學生的作文而轉。這種題材已經很少人寫了,也就是創作者與閱讀者之間的權力操控關係,以及虛構與現實的分野。

一個在高中教語文的老師要學生每週交一篇短文,描述自己週末的生活。多數學生不是用一兩句帶過,就是文法錯誤百出(看來世界各國都面臨寫作能力日漸低落的問題......),但是有一個學生的作文脫穎而出,他寫的是週末到一個同學家的觀察。他的文字有種超越同齡人的成熟,而且對於中產階級家庭裡的擺設、爸爸/媽媽/孩子(也就是他同學)角色的觀察十分犀利,甚至還帶點嘲諷的語氣。老師表面上譴責了一下他把同學家的私事拿來寫,但內心其實早已受到他文字的吸引,往後幾週不但不再有意見,甚至還指導他該怎麼樣寫更吊讀者胃口,告訴他該如何刻劃角色、製造衝突,老師甚至還把這個同學的作文拿給老婆看,兩人彷彿每週在收看連載一樣。老師也對這個少年的才華十分欣賞,常給他一對一的課後指導(是的,歐容就是愛搞這一套),學校的同學和老師也對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(不要想歪了,當然這中間有討論的空間)議論紛紛。

不過這個孩子非常聰明+邪惡,他為了他的「忠實讀者」在故事中「加油添醋」,因為他瞭解這樣的寫作看起來像是在「紀實」,讀者可能會對他的情節信以為真。就在這虛虛實實之間,玩笑終於開得過頭,老師也終於引火自焚......而少年,藉由他的筆,他其實也有他想逃避卻無法擺脫的殘酷現實。

我想這部片在形式上跟《後窗》是沒甚麼相似之處,但精神上是很像的,只是一個是藉由眼睛來偷窺,一個是藉由文字來偷窺。電影的最後一幕無疑就是翻拍《後窗》的開場戲,向希老致敬(法國人真的很愛他)~~

《愛‧慕》(Amour)

amour  圖片來源:開眼電影

漢內克的電影向來都像一把刀,鋒利、冷酷,有幾部電影雖絕對是佳作(如《大快人心》、《鋼琴教師》),但都是我沒辦法看第二次的電影。但這一次在《愛‧慕》裡,身為電影作者的那把刀我覺得收斂了,因為再殘酷也不如人生中最公平的老與死。面對死亡,任誰都要多一點謙卑,少一點狂妄。

我原以為這部片會讓人流淚(我哭點不高不低),不過他處理得不煽情,而且充滿了人的尊嚴。由於是關於年老的電影,整個步調非常緩慢,但在靜中的每個聲音、每個語言、細微的動作反而吸引人注意和投入。

(以下有雷,請慎入)


其實在一開始我們就已經知道了結果,不過那也是每一個人人生的終點,沒有甚麼值得意外和驚奇。一開頭就找來消防隊大動作敲門開鎖進入,重重的敲門聲讓人心驚,之後才緩緩敘述了這對夫妻是如何走向這個終點。

疾病的降臨也是十分突然。感情十分融洽的夫妻在小小的桌子前共進早餐,突然之間妻子就好像完全感受不到周遭的世界一樣,無論怎麼叫她都沒有反應。丈夫趕緊將毛巾弄濕,幫妻子擦擦臉看會不會清醒過來,但妻子還是毫無反應。趕著去求助的丈夫沒有關水龍頭,這時候在電影院的我們只聽得見水流聲音,看不到妻子的狀態。這一場戲實在處理得好極了(我向來強調電影本來就不只是視覺、也是聽覺的藝術),突然之間水聲停了,觀眾就知道是妻子又恢復了,把水龍頭關了。但是剛才的狀況已經讓丈夫非常擔心,接下來的發展也就是每下愈況.....

片中經常利用聲音來讓觀眾去感受。比如生病後的妻子,導演經常選擇不去拍她痛苦的模樣,而是用她喊痛的聲音來呈現,但是每一個叫聲都劃入觀眾心裡。全片是沒有配樂的,片中出現的鋼琴演奏,一次是老夫妻去聽得意門生的獨奏會,一次是在妻子已經重病後,丈夫為了讓她重溫舊夢,讓她坐在鋼琴前面,但演奏的聲音其實是放CD。正因為沒有配樂,當鋼琴的聲音流洩而出,會讓人感覺格外美好,就像是人生中美好的那部分,代表的也是妻子曾經擁有的優雅人生,但是當丈夫將CD按停,那種回到現實世界的殘酷感特別強烈。

除了聲音,漢內克也特別注入一些劇情細節,比如他也會讓老人在生活中忘記一些小事,讓人更能感受到歲月的痕跡。

當然對於鴿子的那兩場戲,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。我自己的看法是,那象徵他當時的心境。當你讓一個人活,那未必是一種慈悲;當你讓一個人死,那絕對是殘酷的,所以導演用很長的一場戲拍丈夫抓鴿子,讓我們親眼觀看那個過程。這就是生命艱難的地方,我們可以明白丈夫最後做的決定,但同時也感受到那種難以負荷的重。但我始終尊敬他們面對這一場磨難的方式。

我也要向男女主角致敬,感謝他們在遲暮之年,帶給我們如此深刻的一部電影。我可以理解漢內克說的,沒有他們,就不會有這部電影。

註:女主角Emmanuelle Riva和男主角Jean-Louis Trintignant是法國電影史上的傳奇演員,他們分別演過奇士勞斯基導演的藍色和紅色,女主角更演過法國新浪潮經典名片《廣島之戀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SY 的頭像
    KSY

    Busy living, but not too busy

    K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